白金奖

阮绍鑫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五味子·五味

评语1 : 以秦岭山脚的一种同俱药材与水果性质的五味子为题材,阐述该果实的酸、苦滋味,以及农民辛苦种植、采收、焯水及晾晒的酸辛咸苦甜诸般过程,文字深刻动人,颇富人生况味。
评语2 : 以家乡特产为题扣合活动主题,巧妙以五味子对应人生五味,文意集中,行文流丽,关怀家乡农人生活惜其辛酸汗水,然最终仍得享人生甜味,图文相映,文情动人。

伏彬     四川广元市苍溪职业高级中学

参赛作品 : 悠悠板茅草

评语1 : 藉由微不足道、乡野百姓最亲切的板茅草,小题大作、冷笔淡写
评语2 : 茅草,在某些人的眼中,是影响蔬菜生长的害草,有的喷洒杀草剂,有的用锄头挖除,必去之而后快,茅草屋更是贫穷的表征。然而,在作者浪漫、唯美、空灵和温暖的笔触下,茅草既是美的化身,也是农家最好的朋友,这篇作品呈现的不仅仅是茅草的美, 更是心美!心美了,什么都美了!

 金奖

黄静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乡土

评语1 : 图片的搭配组合色彩缤纷,予人采收后的丰硕感,以山中人靠山吃山的特点带出各式菌菇、木耳,构图与文字新颖动人,最终以家常的苞谷粉打的拌汤面作结,温暖舒心。
评语2 : 「乡土」双关词,以土叙思乡之情,以土厚植生命养份,写雨中花香,文字清新雅丽,写人情生活,均细笔勾勒,立体跃然。图文、影音、文字均动人,具从事新媒体工作潜力。

赤黑么子作     四川省苍溪县城郊中学

参赛作品 : 火把节

评语1 : 以凉山彝族人的特殊节庆火把节点题,图文内容丰富多彩,不论是为选美穿着传统服饰,或是斗牛、赛马、摔跤等活动,充分体现该族之文化传统与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评语2 : 叙写家乡彝族文化特色火把节,文章具有层次,「阳刚奔放的舞步,阴柔飘逸的舞姿,舞出一个民族,崇拜,热爱火种的余韵。火把节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破题有力,文字精要。条理介绍节庆流程,共同聚火、杀牲祭祖、饮酒、吃坨坨肉、毕摩迷信、斗牛、斗鸡、赛马、摔角…丰富多元的活动,在最后火光冲天,欢呼声四起的,全体携手共舞达体舞同歌彝族曲的高潮中,见彝族动人生命力。

杨丹丹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你是我头顶的三尺炙炎与爱

评语1 : 影像、素描、彩绘、文字,为描绘乡里昏晨、山容水色、风土人情、不老容颜,轮番上阵,足见作者多才多艺。文辞凝炼优美、笔触生动流畅,画面构成赏心悦目,故乡之爱,处处可见。
评语2 : 这篇文章的视角是极其特别的,作者借用文章中一位「画上」的古怪少年的眼来看宁陕,不只是看到看得见的宁陕,明亮的夜灯、不老的容颜、千山一碧,也看到那看不见的才华、鸿鹄之志和灿烂的生命力。看到照片中画家正画着少年,彷佛宁陕的故事也未完待续。

姜歆然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乡味•酒酿

评语1 : 以绵长岁月里流转的土法酿酒工艺,展现故乡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酿酒工序描写细腻生动,视觉、味觉、嗅觉交互运用,浓郁酒香与故土融合,最是温暖妥帖的安放,寄托乡里对传统的固守、自然的尊重。「喝的是情怀,敬的是岁月」,通篇韵味十足,令人欣赏。
评语2 : 文章先点出酒在农家生活的重要性,再带出酿造方式,最后以喝酒时情怀和象征的意涵来收尾,文笔流畅通顺,详实而细腻地将土法酿酒的民间手工艺记录下来。

阳可欣     四川广元市苍溪职业高级中学

参赛作品 : 苍溪雪梨

评语1 : 图文并茂、清新可喜。譬喻、转化、白描、夸饰手法交相运用;视觉、味觉、嗅觉、触觉逐一描摹,苍溪雪梨之香甜多汁,宛在眼前、齿间,令人不觉垂涎。继之以苍溪百姓最爱的川贝雪梨银羹,寒冷的冬天,似有暖流流过人们心中。
评语2 : 作者有诗人般的眼睛和心境,善用譬喻法来书写雪梨的开花与结果,让雪梨多了美感、香气与灵性,又能兼顾到社会大众对美食的享受与追求,话锋一转,在寒冬中递上一碗热腾腾的雪梨羹,真是雅俗共赏的美文一篇。

 银奖

余洪锦     四川广元市苍溪职业高级中学

参赛作品 : 苍溪雪梨

评语 : 写家乡主要经济作物苍溪雪梨。由苍溪山水、甘雨、暖日育成苍溪雪梨,在作者聚焦描写下,苍溪的冰糖雪梨不仅疗愈病理咳嗽,更冲散生活中苦涩,带来了甜蜜。图文对映,文字平实。

韩荟莲     四川广元市旺苍县东城中学

参赛作品 : 觅秋,拾秋,食秋

评语 : 聚焦书写家乡特产─松花菌,并结合亲子共寻同摘的历程,命题雅趣,贴合活动主题。行文流畅,佐以图片,引人入胜,为一叙写生活清新小品。

张智敏     四川广元市旺苍县东城中学

参赛作品 : 早市

评语 : 以鲜活灵动又充满活力的文字,说明图片中的景象与人物,内容丰富又充满生活感,纪录早市的贩卖品、吃食与满溢的人情味。

周雨欣     四川省苍溪县城郊中学

参赛作品 : 老屋的窗

评语 : 以老窗为视域中心,窗外时光流走,窗里人儿叙写人生。从奶奶的窗看见了主会变迁、家族成长、真挚情感。红彤彤窗花、窗棂在今日新屋中相映相融,又是新的风景。

王芳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栈道小镇,子午风云

评语1 : 自历史典故切入,点出栈道小镇特点,继以地理风貌,琳琅满目小吃、特产,凸显人间烟火。唯古建筑随时光流逝消失,一幢幢新楼房,成为镇民温馨避风港。终以百年风雨无损的古桥石狮,见证小镇容辱兴衰作结,强化「白云千载,古道依旧」之感,影像文字搭配得宜。
评语2 : 用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来为自己家乡的栈道来背书,是很好的开场,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土产美食带出地方的自豪感,然而,古建筑的消逝让人不胜唏嘘是转折,最后以人为石狮子披上大红布,许下来年心愿作结,在结尾处留下希望与祝福。文章结构平稳,文笔通顺流畅。

贺莉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天气晚来秋

评语 : 秋风、金浪、炊烟、柿子,勾勒一幅优美故乡风情画。视觉、味觉、嗅觉交互描摹。以「好吃不过柴火饭」,彰显味蕾最深厚的记忆,饭香兼欢声笑语,热气蒸腾中,田野自由的馨香,阳光沐浴的风味,一抹人间烟火,令人心生向往;一盏柿子灯笼,照亮游子归途,浓郁乡情尽在其中。

彭荧荧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竹篾·成长

评语 : 前半段写失明的太爷爷如何走过磕磕绊绊的人生路,如何克服障碍学会编竹篮写的非常之好,作者的笔下写出太爷爷强韧的生命力。

柯菲菲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我的西部 我的家乡

评语 : 排比、映衬、白描等手法,穿插运用、灵活生动;援引诗句,以为己用,妥适切要;图文并茂,饶有兴味;家乡之美 、人情之味,似平淡实隽永,结尾以「从挣扎着松绑到思念的投降,大概这就是成长」,道出人与故乡永恒的牵扯与联系。

袁源     四川省苍溪县城郊中学

参赛作品 : 你与油勺

评语 : 以类似极短篇小说笔法来书写,文字搭配着图,让作品宛如在线电影般的迷人。生动感人,媲美朱自清的〈背影〉。

张琬慧     四川省苍溪县城郊中学

参赛作品 : 舌尖上的腊肉,心灵上的家

评语1 : 分别以六岁、十岁、十六岁的回忆,藉由外婆辛勤操持农务、制作腊肉,寄寓祖孙三代的亲情。语言质朴真淳、情感含蓄内敛,「吃了腊肉就像回家了一样」,悠悠道来、脉脉深情,令人无限伤感,由然而生疼惜之心,一掬不舍之泪。
评语2 : 先叙述家贫的样貌为背景,再加上奶奶在农忙之余格外重视养猪一事,来彰显出腊肉在这家庭中的重要性,孙女对奶奶的体贴之情,奶奶对儿子儿媳的关爱之意,都借着对话与腊肉传递出来。透过不同岁月下的腊肉故事,展现出浓浓的亲情和作者的成长。

铜奖

高歆     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第一中学

参赛作品 : 陇上金城-兰州

评语 : 藉由影片与图片生动叙述兰州的古今面貌,其中的历史部分搭配古诗词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尤其是羊皮筏子一景,道出善用当地物资的生活智慧,堪称一绝

吕鹏浩     陕西千阳县中学

参赛作品 : 千阳柳编

评语1 : 千羊是历史古城,柳编也是传统旧物,作者以图文条分缕析地记录当地老人如何将柳条编织成生活日用品的全过程,选题既怀旧又具当地文化特色。
评语2 : 介绍家乡千阳柳编,文字流顺,写千阳柳条柔软、匀称、色泽高雅之本质,写因乡人笃实生活紧贴生活需求而成的敦厚饱满、质地朴实、轻巧耐用编物特质。主题与图片均佳,惜文字切入不深。

杨梅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悠悠汉水 盛世安康

评语 : 分别以影片、照片与手绘图三者呈现汉水滨的安康城,文字优美秀丽,用词典雅,既介绍景观、汉剧,又兼顾当地特色食物,内容完整有序,可惜照片略有小瑕疵。

王鑫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乡乐

评语1 : 介绍宁陕地区的乡乐活动,包括狮子采青、唱花鼓戏、吃神仙豆腐,都令人感到既新鲜又有趣,影片、照片、文字皆传神,令人不禁想亲身一试。
评语2 : 介绍宁陕特有戏曲─花鼓戏,从方言特色曲词到婀娜动作、朗朗歌声、围观人群与掌声,感受到作者所言宁陕人民的「奔劲儿」,惜影音内容与行文不一,如能配合更佳。

黄应炜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一猫一狗一世界

评语 : 以前往外公外婆家路径开始,带出具浓厚歴史感与沧桑感的老夫妻情感记忆,老人家的辛苦劳作与深厚情谊,令人动容,文字亦静美沉稳。

苟雨微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消失了的观音庙

评语 : 图片中满溢的倾颓与侵蚀感,充分体现了观音庙的被破坏与消失,作者叙述观音庙的历史时结合奶奶的告诫,颇有谐趣,也道出了民间信仰的重要。

何嘉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险华如画

评语 : 绝美的华山山巅景色,藉由图文的透视彷佛仙境,照片极出色,涵盖华山的不同季节色调,尤其搭配雪景,令人有天外飞仙之感,文字也成熟静美。

尤心彤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人间有味是清欢

评语 : 以图文搭配古诗文,娓娓道来秦岭当地酿造包谷酒的制作过程,难得的是连酒糟的再利用也详细说明。文字富诗意,予人隽永之感,取材与题目俱佳。

何智哲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忆往昔岁月静好

评语 : 仰望视角看光景变化,思青春之乡,望生长之地。四方小院、月牙树、小洋瓷碗与门凳,小黑狗陪伴,小鸡小鸭,叽叽嘎嘎啄米声,风吹影动的月牙树,将作者的童年藏进了一圈圈的年轮里。图文静宁,文字真纯蕴含青春特有愁绪。

钟仪豪     四川成都市平乐中学

参赛作品 : 文君故里-临邛古城

评语 : 以卓文君的历史故事串联临卭的景观人文,鲜活生动地交代文君井、文君竹、文君街等相关事务,并举陆游、郭沫若的赞誉为其背书,文笔轻快纯熟且耐人寻味。

郑述虹     四川成都市平乐中学

参赛作品 : 从山川到文化-细读我的家乡

评语 : 开篇远眺邛崃夹关,见山丘环抱的水乡小镇。识小镇的抓河鸭民俗文化活动,扑腾的是鸭子,欢脱的是人们,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在作者图文中生动记录。山峦、河流、文化、人情,夹关乡情,流淌文中。

何翠     四川广元市苍溪职业高级中学

参赛作品 : 小镇味道

评语 : 以家族菜为主题,在图文结合的相互辅助下,锅巴肉片熟煮过程,火腿与黄瓜片的锅中相遇,勾芡肉汁浇淋锅巴的 “滋滋”声,视听兼俱,令人食指大动。文章结构组织完整,文字平实真诚。

白姣     四川广元市苍溪职业高级中学

参赛作品 : 三溪口

评语1 : 以图片搭配文字一一展现三溪口的四季变化,色调的变化带动文字,具四季更迭感,高耸参天的构图画面与古诗文的恰当点染,具现作者成熟的文字运用功力。
评语2 : 写家乡三溪口森林、小径、浓雾,同一定点构图对比三溪口森林百变四季,具有视觉流动效果。图文交织,雅致引人,林中之路是归途?是未来?耐人寻味。

王川     四川广元市苍溪职业高级中学

参赛作品 : 百年银杏

评语 : 以家乡蹇家大院的百年银杏为主角,从金黄之际写秋雨秋风中的乡愁。拟人转化的银杏,四季均美,扎根蹇家大院百年,历经岁月洗练,巍然屹立,以粗壮身躯,有力臂膀,庇护一方儿女,一如前贤先人,人物感通,情景交融。

萧玉欣     四川广元市旺苍县东城中学

参赛作品 : 田园小镇

 

杜丹     四川广元市旺苍县东城中学

参赛作品 : 游木门寺记

评语1 : 这是篇前半具唐宋古文风格的典型游记,但用字极讲究优美,如「过竹林,转石碑,上青阶」换用不同动词却恰如其分;后半以图文呈现该寺所经历的战火记忆,笔锋一转,充满热情激愤。全篇刚柔相济、缓急交迭,极为出色。
评语2 : 山中清冷木门寺中,墙上马克斯与列宁对望,指挥地图与张蒙尘会议桌椅,将曾经战火滔天的红军历史安静纪录。红尘出走,山中老寺一游,在自然山水中,感人世悠悠。文字流畅,亦具情思。

孟伶俐     四川广元市旺苍县东城中学

参赛作品 : 天上人间

评语 : 以家乡名产各类野菌为主体,以天地美景为铺垫,过日常拾菌生活。满筐浓浓秋意,伴卧佛霞光,一期一会,邀请来赏。图文呼应,心向往之。天上人间,命题意味深远。

刘岚     四川省苍溪县城郊中学

参赛作品 : 家有土墙房

评语 : 以四季的老家土墙景色为背景,写童年写亲情写农村生活,因心灵满足而生的笑容,对比物质生活,各有其「傻」。四季构图均佳,文字清新,情感真诚,反映时代。

邢佳玲     四川省苍溪县城郊中学

参赛作品 : 糖栗心头

评语 : 以儿时记忆中喜爱的零食糖栗为主题,带出祖母推摊车卖糖栗的祖孙情谊,以「小刺猬」和「盔甲」形容板栗的坚硬外壳,相当传神,而诗句与乾隆皇帝〈食票〉的适度点染,也增色不少。

孙美琳     四川省苍溪县城郊中学

参赛作品 : 红色故乡

评语 : 以四川人辣不怕带出满满画面与文字的大红气势,文字香辣有劲,读之彷佛充斥鼻端口腔中,搭配辣椒药性与火锅的美味,令人食指大动。

魏玉慧     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第一中学

参赛作品 : 西北的“火”

评语 : 譬喻、夸饰、转化、白描手法交相运用,漫天黄沙、驼铃声响,西北社火在视觉、听觉、触觉,交互描摹中,戏剧张力十足,极富特色。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中,声声鼓响如一团火焰,在全身各处奔腾,鼓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令人斗志昂扬。

曾金艳     陕西汉中市南郑中学

参赛作品 : 我们的父辈与我们

评语 : 这篇文章记录了许许多多劳动人口的日常,不起眼的小人物奋力为生活而搏斗着,年轻人都看在眼里,年轻人不甘于平凡的苦闷,想要破茧而出,翻转一切,过程却充满艰辛。这篇文章说出许多年轻人的心声,也记录了当代劳动人口的生活缩影。

廖丹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宁陕原生态豆腐制作过程

评语 : 这篇文章的文字和图搭配的很好,清清楚楚、详详细细地记录下农家自制豆腐的流程,着实可以当作是豆腐观光工厂中的解说广告牌。

姚紫宁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稻谷,朱鹮和拌桶

评语 : 以稻谷、朱鹂与拌桶,看似不相关联的三者,彰显故乡重视自然生态、人文情怀的特色,实践另类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古人诗句适切援引,足见平日积累之功。场景描绘生动宛在眼前,故里之美跃然纸上。

翟思含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家乡的味道---糍粑

评语 : 文章从家乡的地景先介绍起,将重点放在美食糍粑的制作历程,再藉由散散步,运镜到家附近的地景,渐渐淡出结束。语气轻松幽默,文章易读好懂,为日常生活的饮食留下美好的纪录与回忆。

谭锦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爱在心尖

评语 : 以母亲日常手作,小火煎炸、香味四溢的洋芋粑粑,暖在心尖上的味道,彰显慈母的柔情与辛劳,场景描绘彷佛眼前,家庭日常娓娓叙来,形象描绘鲜活、亲切可喜;欢颜絮语,孺慕之情,尽在字里行间。

周明清     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参赛作品 : 山涧秋·意渐浓

评语 : 转化、譬喻交相运用;影像、文字互为表里;文词清丽淡雅,画面诗意盎然;步移景异,随时光流转,娓娓道来,无边秋色纷呈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