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把赞美也送给后进生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常常发现学生的一得之见得到老师的赞许、一技之长得到肯定、一次作业得到表扬,乃至老师对学生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一些后进生由于经常受到老师的冷落和批评,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他们总有一种抬不起头的感觉,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与鼓励。作为教师,我们更应以赏识之心去强化他们的自信、自尊、自爱,使之化成一股强劲的内驱力,推动他们积极健康地成长。
记得那年,我担任初一的班主任和语文课教学工作。像往常一样,在开学第一周的班会上,通过同学间相互推荐,几名小学时品学兼优,认真负责的同学众望所归成了班干部。在第二周,我批阅周记时,一个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周记上委婉地表达了想当体育委员的想法。从不通顺的话语和潦草的字迹,我看得出他是一名后进生。虽是后进生,但进取心可嘉,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相信你通过努力能够实现这个愿望!"谁知当时无心的一句话,却成了他以后进步的起点。
从此,我开始注意他上课和平时的表现。虽然他学习基础很差,字写得歪歪扭扭,但在上课时他思维敏捷,敢于发表见解,有很强的求知欲。平时表现十分活跃,与同学和睦相处,文体活动积极参与,乐于助人。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发现他进步很大,就给他打了70分。70分对别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对学习一向很差的他来说,却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当我当众宣布成绩,并朗读、点评他的作文时,一时间,所有同学的目光都半信半疑地集中到他的身上。此时,他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露出了腼腆的微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从此以后,他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浓厚,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尽管有时他回答得并不正确,但每次他都跃跃欲试,课后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有了点滴进步。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写得工整多了,比以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文体活动和劳动课出力献计,学期末他还获得了班里的学习进步奖。
这件事给我的启示颇深。我们不仅要关注优等生,更要多关爱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和欣赏。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我想,如果你认为一个人已不可救药,那么他会真的一步步走向深渊。如果你认定一个人是璞玉浑金,缺的只是雕刻而已,尽管他身上有些小缺点,你的宽容、鼓励、赞美会使他自肃、自律、自策,他会真的成为一块碧玉。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498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