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小我就喜欢牛,觉得牛是勤劳与善良的化身。近几年镇上兴起了奶牛产业,惊讶于奶牛的经济效应,在辅导老师的鼓动下,我便带上相机,亲自寻了个奶牛场实地考察一番。没成想我的脚慢了一步,没能赶上打鲜奶人流的高峰时刻!不过看到这个养奶牛的阿姨合不上嘴的笑脸,还有桌子上摆满了待装牛奶的瓶子,可以看得出这里的生意很好。阿姨告诉我,现在的人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都不喜欢喝厂家生产的袋装牛奶,所以到这里现打新鲜牛奶的人特别多,每天都有一百多人。用喝过饮料的瓶子装上一瓶就差不多是一斤,刚好一元,这两个打奶的女士是附近铁路的职工,她们是这里的老顾客了。

鲁迅先生说奶牛这种动物吃的是草却挤出来的是奶,但这种说法现在似乎有点过时了,奶牛要用专门的饲料去喂养才行。男主人正给奶牛往这几个被舔得很干净的大皮盆里盛饲料呢,老师和他问了许多关于奶牛方面的技术问题,我也旁听了一下,还学到了不少东西呢。他一边和老师说话,一边加料,沉稳熟练的动作都说明他是个饲养高手了。

下午的余阳照在牛身上,奶牛舒展了身体,黑白花点显得格外惹眼,看到亲切的主人来给它们喂食,一个个都哞哞叫着朝栏边走来。

这个养殖场的经营者是一家子,男主人主要负责奶牛的喂养和挤奶工作,女主人则负责销售方面的事务。男主人每次把拌好的饲料盛放到大皮盆里,再端到栏前,然后进入牛栏里,用刷子给他心爱的牛温柔地刷粪渍。轻柔的动作使得牛感到像是主人对他的安抚。男主人说这是他每次喂食时必做的工作,时间充足时还可以跟牛说说话,这样可以和牛进行“心理沟通”,在挤奶时会很听话。

在牛场的一个小角落,我发现了一只小黄牛,主人用绳子把它拴到牛栏上,它把尾巴狠命地卷起,显得很倔强,两个眼睛直溜溜地看着我好象在说快把我放开,我要去找妈妈。当我问起这个小黄牛时,叔叔告诉我了它的悲惨身世:这头小牛前几天出生时,牛妈妈死了,这个牛场的男主人看它可怜就花100元买了回来,给它在牛栏旁边铺了草算是安了个家,每天可以和自己的同类生活在一起,至少不会寂寞了。现在它每天喝着从大奶牛身上挤出来的奶,可它对自己的身世什么也不知道。
1341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