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西部新村
2007-05-23
组别:离校
   好不容易抽了个空,辅导老师驱车(摩托车)带着我去参观了学校附近的蘑菇种殖园区、枸杞园、蔬菜大棚等。这一趟好玩啊,许久没有外出闲逛了,心情格外的舒畅啊…… 
   打听了许久,才碰见一家正在蘑菇园里侍弄“菌土”的村姑,看见我们拿着摄像机之类的家当,很是害怕,还以为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探来爆光什么来了。等我们说明了来意,她便转窘为安。辅导老师向村姑问了些种植方面问题,我作了笔录。通过访谈和观察,发觉这个园子设备相当简单:三层竹制搭架,架上培上营养土,撒上菌种,覆好土,挂上些温度计,棚顶布上撒水管,就算完事.但,别看简单,做完这些事情需要3个劳力只少干上3个月.苦啊,但村姑又说了,先苦后甜呐。想像一下白花花的雪银子般的鸡腿菇遍撒在整个棚架上,怎么能没理由边擦汗边高兴呢? 
   呵呵,看到了吧,这个可是我首先发现的,这个园子里第一簇蘑菇啊,主人都还没发现呢。稍加想像了一下,我们便不知不觉地流下了哈拉子,鲜嫩可口啊.村姑说要采下来送给辅导老师,可老师无论如何也不让采,说“只有它的主人才有资格先品尝这么珍贵的东东啊”.对了,可能您会犯疑:这东东销路如何啊?呵呵,不用担心,鉴了合同的,保底,统销,这一切都是政府行为的哦. 
   出了蘑菇园,我们路过一枸杞园子,感动于园子里那一畦碧绿,便停下来了.怎么园子上面还罩着一层纱啊?呵呵,我特意给您打探了一下,原来是为了防止鸟雀叨吃果子才这么做的.不过,上面罩的倒不是什么纱,而是抓鱼用的粘网啊.为防鸟雀,村民们竟用上了此等手段,不能不算是一种创新哦. 
   为了解枸杞,我们便与枸杞树来了个零距离接触.园子主人热情地为我们讲解了一些相关的种植技术(掐骚条).我们这些农村孩子一听就明白,但辅导老师好像没听够似的,问这问那的,烦人啊.我们的心思不在这里呀,我一直在想,那片粘网粘到的鸟雀是如何处理的呢?是放飞,还是下锅了? 
   我们迫不急待地冲进了一家蔬菜大棚里,红得令人心动的西红柿直令人流口水,辅导老师却对我们狠挤眼睛,"不拿群众的一针一钱啊"我又想起了老师出发前就嘱咐过的话.我只好情不自禁地做出吞咽口水状.了解了一些种植技术、产品销路及大棚前景后,我真想立马辍学回家也当一回新时代的农民啊.对了,忘了交待了,看见这爪西红柿的爪柄了吗,表皮怎么是破的?哦,那是农家特意削破的,在这儿给果子醮药水,防止果子病变啊。 
   这就是辅导老师,他很有耐心地向大棚主人问了些我听不明白也不大关心的问题,还亲手侍弄了一番。但事后我才知道他这样做的意图有两个:一是学校将要开设养殖专业的课程,为职业教育寻经问宝来了;另一个意图大概是他假装着帮菜棚主人干上一会活儿,以便我们有理由接受主人赏给的一堆红艳艳的西红柿。哈哈,不劳不获,劳必有获啊。老师就是老师,他太有心机了。 
   临走时,正赶上主人家的小儿子回家了,一进家门便抓紧侍弄起他养的小免来了。这不禁勾起了我的童趣来了,便凑上去摸了摸小免的耳朵,于是又想起了小时我亲手养的那些个小动物来了…… 
1761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