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多花,四季不息,这样多的花,自然也孕育出了各种各样的果子,每每到了果实成熟的时候,身上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小时候野果是奶奶哄我们的必备零食,每每我们吵闹时,奶奶便会去山上给我们摘些野果来,尤其是天气放晴,气温升高时,一口多汁的野果便是再好不过的消暑良品了。

在能吃野果的那段时间里,在学校里我也总有些坐不住,只想赶紧回到家里,去吃那些“小精灵们”。 野果大多数都比较娇嫩,也不能放很长时间,但是奶奶总有她独特的保存方法——井水。自己家挖的老井,吃的是地下水,水里带着土地的寒气,简直是自然的冰箱,奶奶摘好的野果会放在篮子里,又把篮子吊在井水中,一两个小时,冰镇野果便可以食用了。

当然,野果并不是只有这种吃法,若遇上天冷的时候,冰镇野果便不太受欢迎了,奶奶便会把它做热了吃——把野果包在馒头里蒸。首先和好面,把面幹成一张薄片,在这薄片上撒上清洗好的野果,用面片包好野果,再把包好的野果擀成饼,最后把这包好野果的面饼放到蒸炉上去蒸,20几分钟后,野果馒头便出炉了。酸甜的野果和劲道的面,融为一体,作为主食或者饭后甜点都很棒。

除了蒸热以外,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吃法,就是将摘好的野果撒上白糖拌匀,白糖的味道可以中和野果的酸,白糖不但不会破坏果汁的味道,反而会将它的味道提的更加的醇香。 野果红而甜的,叫红泡儿;白而酸的叫白泡儿;树间挂着一串一串的,叫红果儿;小儿赛蜜的是野樱桃…… 一串串野果,一丝丝美味,装点着家乡的山,温暖着家乡的人,甜蜜着孩子的心。
352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