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那冬,那日,那人 铜奖
2019-12-10
组别:初中
似如羊毛的雪,在那个冬日里零零散散的落着;岁寒三友为这萧瑟的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那时,没日没夜燃烧着的火炉,肆意的散发着温暖,这便是冬日最初的模样了吧。
——题记
又是一年冬天,短暂的季节里,却也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美丽。零下8℃的那天,前一天晚上倒在水沟的水,都结成了冰,在上面轻轻一踩就可以滑出许远。那看似温柔却狂野的风,在北风呼啸下残忍的刮在脸颊上,干裂裂的疼。狂暴的风,瘦削的人儿在这之中仿佛都能被吹走。树叶被刮的“沙沙”作响,“呼呼”的声音成为屋外的最强乐音。伴随着这些声音,我不禁哆嗦了一下又一下。
手稿
那天,我从家出去,裹上一层又一层的衣服,却还是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可就在那样的天气之下,我见到了冬日最美的的那道风景。
他的个子不是很高,有一点微胖,又像是常年劳作的驼背。他坐在一张简陋的板凳上,两鬓斑白,额间的皱纹一条又一条,厚厚的鱼尾纹似乎快要遮挡住了双眼的视线。那双饱经风霜的手触动着我的神经线,一条条血裂子和那肿的大大小小的还破了的冻疮,看的人心里直发颤,心中不禁“咯噔”一下。可就是那样的外在,他的脸上依稀可见和蔼可亲的神情,嘴角是微微翘起的。
他,这样的他,其实是位靠补鞋为生的老鞋匠。和他相伴的是一架补鞋的机器,身旁是一个小袋包,看着鼓鼓的,里面全是修、补、敲的工具。有那种黑黑的橡胶贴,胶卷,钉子,丝线,锤子等。我不禁诧异了一小会儿。
他正劳作着,通过他双手的运转,只见丝线不断地在鞋底的缝隙中穿行,划出一道又一道优美的弧线,细微的动作如此熟练。
现场监考
北风吹刮着,我蹲着把帽子裹得更加严实,并和他聊了起来。
最初,我问他:“你家在哪啊?”
他温和地回答:“在江口镇上啊!”
我又带着疑问追问:“你为什么要在这么冷的天到我们村上来补鞋呢?这里离镇上可远了。”
他干脆地回答:“因为冬季是四季之末,许多农家日积月累下坏掉的鞋子也不少,所以就赶紧趁着天冷来村里补鞋。”他还说道:“我如今老了,在家养老闷得慌,总感觉自个儿是家里的累赘,趁着还能动,还有门手艺活,能挣点钱就挣点吧……”
说完,他憨笑了几声。
通过对话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实啊,这么冷的天出来补鞋当真是不容易。他补的鞋子又结实,又耐用,又美观。他那时为我补的鞋现在还可以穿呢!可见其技艺之精湛。即便如此,他收费只要那么几块钱。
之后,我跑回家里拿了一个灌满开水的暖水袋,递给了他,他不好意思对我说了声:“谢谢你啊,孩子!”并冲我慈祥的笑了笑。他的笑,让我感到十分温暖,仿佛融化了冬日的寒冰。  
这时,院里一个年过花甲留守在家的老爷爷,步履蹒跚地将一盆泛着点点火星的炭火提到我们身边,边走还边用苍老的声音说着:“这大冷天的,一起烤火、聊天,这样热闹。”就这样,一片祥和温馨的氛围在这个农家小院里蔓延开来。
小院中的这景、这情,仿佛夏日里的暖阳,让人身暖心更暖。
冬季是四季之末,更是四季里最冷的一季,但并不缺乏使人赏心悦目的景色。
那冬,那日,那人,成为了我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辅导老师合照
482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