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六年级八班---王 玮 指导老师---谯金钟
我的故乡巴中,位于川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而巴城是其政治、文化中心,这座城市沉淀着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名胜古迹点缀,别有一番风味。南龛坡便是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巴城南边两公里的地方,景色秀美,古今文明交汇。
一个深秋周末的早晨,我无意间打开窗户,只见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从东边的山头露出了笑脸,“今天天气真美!去登南龛坡多好啊!”我在房间自言自语,妈妈听见了,对我说“好啊,那我们吃过早饭就去登南龛坡。”我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连忙将一些水果、零食和相机等装入背包,迫不及待地在门口等着爸爸和妈妈出发。
我们乘车来到了南龛坡山脚下的大门口,那高大石门横梁上雕刻着“南龛公园”四个大字映入眼帘。一踏入大门,便是那上百步的石梯摆在眼前,我鼓足勇气第一个向最高处发起了冲锋,一步一步石梯被我甩得远远的,当冲到最高处时,已气喘吁吁、站立不稳地趴在石凳上,还双手插在腰间,向还在攀爬石梯的爸爸和妈妈呼喊“加油!加油.....!”
不远处有一座五层楼高的现代建筑,上面写着“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我急匆匆地来到这里,随参观的人群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博物馆一楼大厅。参观的人群走得很慢,边看边听红军的故事:红军当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三十多场大大小小的战斗,为了劳苦大众,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生命。我每走一步感觉是那么的艰难,心情是那么的沉重,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在博物馆东侧整齐陈列着李先念、徐向前、王树声和许世友等革命先辈的雕像,栩栩如生,直视着巴城。我站在雕像前默默地注视着,不由自主地举起了右手行少先队礼致敬。在不远处一棵大柏树被护栏围着,在护栏上挂着一块木牌写着:徐向前元帅系战马之树;在博物馆左面陈列着上百位将军的碑林馆,在后面半山坡还埋葬着许多革命烈士的陵墓。
薄薄的秋雾在半山腰缭绕,像披着轻纱的仙女在林间穿梭。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南龛深处那幽静而神秘的地方---南龛摩岩造像。抬头一望,在陡峭的岩石上雕刻大约一百八十多龛,高有十来余丈,有数百尺宽,方方正正的像刀削,列列层层分明,看着这惟妙惟肖的雕像,让人情不自禁而生敬畏。雕刻布局别具一格,匠心独具,据说从隋唐年代开始雕刻,以后不断增刻,形成了今天这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堪称与世界奇迹的敦煌石窟媲美。
继续往前走,在石窟右边那座观音菩萨雕刻像,面容丰满、衣饰富丽、婀娜动人。妈妈来到这尊雕像前很庄严地、默默地许着心愿:愿王玮成绩提高,身体健康;我也跟着在心理默默为家人许愿。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南龛山顶,站在高高的塔楼遥望巴城全景,巴城就在山脚下,如此之美。不知不觉,太阳已悄悄地朝西边遛了,天色也渐渐地暗了下来。我们也赶紧快步下山,就像小鸟样你追我赶,我一边小跑一边还吟起了小诗: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今天的所见所闻,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博物馆
伟人塑像
先烈雕像
摩岩造像
摩崖石窟
红色传承
556 |
0 |
1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