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冬日里最美的那一抹甜 铜奖
2019-12-04
组别:高中
            冬日里最美的那一抹甜
                         ——冬蜜
                               蜜绕舌尖,暖上心头。——题记
   冬日,大雪。于飞花乱舞间彳亍在街头,“卖糖,好吃的板糖……”一声清脆的叫卖声不禁让我驻足,转身,刹那,时光定格于那一篮子香甜的糖块,氤氲般的淡香缠绕鼻尖,凝成珠晕染开一幅旧日的图画,也是那个冬季,那种香气,那块“冬蜜”。
   冬蜜,是的。它曾是那个物质急缺的年代里农村孩子的冬季零食,是过年期间大人们饭前谈天寒暄时的点心,是乡下人劳作一年之后对自己的犒劳奖赏,也是我童年时期最爱的糖。许是它最后被人加工成一块块像板一样的形状,家乡人都叫它“板糖”,而我更愿意叫它冬蜜,根据习俗吃板糖的季节一般在冬季,家乡的冬季漫长而寒冷,于冬日大风大雪日,一家人围坐火炉旁,细细品味其中美味,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在苦涩的季节,它为枯燥乏味的生活增添了一抹甜意,温暖了整个冬季。
美味的板糖——冬蜜
   冬蜜——熬制匠心,凝结温情。
   小时候每到冬天,奶奶总是会在老家做上好些板糖,然后分给她的儿女们,所以我总是很有口福吃上这一纯手工香醇的冬蜜,奶奶说做糖是一件“大工程”,考验人们的耐心与手艺。麦芽要提早半月准备,等生出麦芽苗后再将玉米用水浸泡,淘洗干净,先用石磨碾磨玉米,去糠,选用玉米米粒和麦芽一起再用石磨碾磨成浆,用纱布包袱过滤,去除粗渣,将去渣后的糖浆水倒入锅中,先用大火烧开,待水分蒸发的差不多了,转中火熬,最后转文火直至水分蒸发殆尽,结晶成一锅板糖,所以这就要求制作者要严格把握温度与时间,每一次的点火与关火之间都是他们的静默守候,搅拌翻腾,糖水的起起沉沉,熬进了多少匠心,等候了多少光阴,才将这无味制成甜美。而他们的眼睛又像是计时器,计算好时间,从未出过差错。伴随水分的蒸发,糖的浓度就越高,玉米、麦芽中糖分的每一次析出,就好似人情感的流露一样,将美好的期望与热情随糖分一起包裹进冬蜜中,带给他人温暖甜蜜,这时,糖与人人与糖就形成回路,将爱无限的传递。
品尝冬蜜,温暖心灵
   冬蜜——自然回馈,庆祝收获。
   冬蜜在冬季制作,我想不仅是糖在冬季更容易起丝便于制作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秋季收获于冬季享用,这是大自然对辛勤劳动者的馈赠,花生、核桃、向日葵的加入,又给糖增添了新的口味,带给人以瓜果的香气,秋的温暖。这糖实乃粮食的精华,农民在地里将种子播下再到植物的成熟最后纳入这小小的一块,这是聚灵的过程,是人与自然沟通交流的过程,也是人们欢庆丰收的过程,所以才制成这世间至甜,俗话说:“先苦后甜”,冬蜜就蕴含了这个道理,辛苦了大半年的人们,在冬季才将这甜蜜同大家分享。
初雪刚至,走在乡间的小道上
   冬蜜——习俗传承,家乡山珍。
   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个没有零食、食物全靠手工制作的年代早已一去不返,但我依旧恋着那糖的可口,因为爷爷的离世,奶奶搬离了老家,有很多年都没有熬糖制糖了,那糖的美味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虽然每年街上都会有人叫卖板糖,但很多的糖都不是用真正的粮食熬成,而是买来成品糖化开再掺制,那远不及细细熬出来的糖美味,因为制作过程耗时耗力,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将板糖再用老方法制作,但令我欣喜的是爸爸从奶奶那取得了真经,掌握了这手工糖的制作方法,但奈何现代化厨具的使用,早已失去了制糖的条件,没有了当年的那口老灶、老锅,又如何将这具有乡村烟火气息的糖制成呢?而那些依旧坚持全过程手工制糖的人不仅是对手艺的传承,也是对冬蜜的一份尊重。
冬日,大雪。我用冻红的双手捧起买来的冬蜜,嘴唇微启,脆脆的咬下一大口,温暖甘甜直抵心里,我不禁担心吃惯了巧克力和高级水果糖的我们在十年之后在哪里去品尝这纯正美味的冬蜜呢?
赏雪花纷纷扬扬,品冬蜜甜甜蜜蜜
661    |    0    |    1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