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清明墓祭
2009-04-26
组别:离校
        又是一年清明节。伴随着浓浓的春意,我们聚集在这里以我们自己的方式来缅怀革命先烈,站在这里,我们心中感慨万千。并不是为烈士生命的消逝而悲叹,而是被那伟大的生命价值所震撼。他们不愧为炎黄子孙的后代,我们将永远记住他们。
         那是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重开内战。派他的得意门生胡宗南进犯延安。并许愿说,如平定陕北,就将延安改名为宗南县。胡宗南一时踌躇满志,大有毕其功于一役之概。
  谁知六月间,人民解放军中原部队胜利突围成功,部队越过平汉铁路封锁线,进入豫鄂陕交界的广大山区,迅速的巩固和扩大了边区根据地的力量。和陕北延安边区一南一北,对胡宗南形成了很大的军事压力。八月初,王震带领的三五九旅胜利攻克镇安县城,这里距胡宗南驻守的西安市,只有一百多公里了。国民党急了,多次通过有关渠道要求重开谈判。王震电告中央同意后,决定指派张文津(干部旅旅长、中原突围前系军调部汉口第九小组中共代表,公开身份是解放军上校参幕)、吴祖贻(干部旅政治部主任、原豫鄂陕边区党委常委兼民运部部长,公开身份是译员,化名吴毅)、毛楚雄(中原军区干部,公开身份是警卫员,化名李信生)三人北上西安,同胡宗南谈判。
                 8月7日,首长在镇安县扬泗庙为三位代表送行。预祝他们马到成功。在当地一位农民向导的带领下,一行四人沿旬河向北进发。8月初,正是秦岭腹地的仲夏季节,由于人烟稀少(当时山区县全县人口只有数千人)、交通不便(210 国道和一些县级公路,是在解放后才修建的),在荒凉的河道里,荆棘丛生,乱石嶙峋,秋水横溢,根本无道路可言。在这样的环境里攀援跋涉,是十分艰难的。8月10 日,当他们风尘仆仆地到达江口时,遇到了驻守江口的胡宗南部六十一师一八一团四连哨兵的阻止。张文津出示了随身携带的军调部武汉第九执行小组的旗帜、符号、文件和介绍信,说明是应胡长官的邀请,赴西安谈判的。哨兵立即报告了团部,团长岑运应闻讯后,即带领一班人马,假惺惺的来到魁星楼下,列队鼓掌欢迎。欢迎完毕,一八一团一面电告西安胡宗楠,一面由营长韩清雅将张吴毛三人及农民向导扣押审讯。胡宗南接到报告后,密令“就地秘密处决”。岑运应即命令四连连长李清润、乡长石星一、乡队副和防空哨兵,将张吴毛及农民向导四人,在茫茫夜色中押至江口偏避处的城隍庙背后,惨无人道的活埋在石坎下的水渠旁边。
        当时的江口,只有不到二十户人家,几十口人。每有军队驻扎,老百姓就躲入深山。由于烈士是由军队秘密杀害的,久无下落。8月23日晚,人民解放军第五师四十四团奔袭江口,伪自卫队全部投向,部分自卫队员投诚参军。江口解放。然查无三人下落。一个月后,解放军四十四团再次奔袭江口,歼灭胡宗楠驻军一个连。第二次解放江口,但仍无三人消息。孙光团长召开群众大会后,部队向镇安县回防。
        江口地处秦岭深处南北交通要道,秦汉以来秦岭山中四条古栈道之一的子午道就经过此处。山谷间悬崖上至今尚有古栈道遗迹。一夫当关,万夫莫克。是西安向南穿越秦岭的必经之路。几千年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内战期间,一直是双方拉锯战的中心地带。早在1935年,中共陕南特委书记郑位三率领红军七十四师一部在此开展活动时,就遭遇到十七路军总司令扬虎城部下独立旅的“围剿”。在这荒避险要的地方,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失踪几个人,要查明详情,谈何容易!

   1984年12月,由豫鄂陕边区革命史编委会、商洛地区党史办、宁陕县委,联合组成调查组,经大量内查外调,找到了几乎所有活着的当事人。大量人证物证面前,三十多年前三位烈士英勇就义的壮烈一幕,终于载入史册。

        今天在这里,我们为先烈们献上一朵花,表达我们崇高的敬意!今天,我们在这里默哀三分钟,怀揣着无限的悲痛!我们通过扫墓活动得到了教育:要继承的是革命遗志!要发扬的是优良传统!我们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少年,虽然没有经历硝烟弥漫的年代,但从小就耳闻目染先烈们的光辉事迹和优良传统的教育;虽然今天已无须我们去冲锋陷阵,但继承先烈们的事业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为此,我们决心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学习和发扬先烈们的英勇精神,刻苦学习,勤奋锻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继承先烈志,接过先烈旗,踏着先烈路,为祖国更加昌盛而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好准备。

 

820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