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味,渭南 银奖
2019-04-30
组别:初中
  一条长河,蜿蜒着从关中平原走过,不知她走了多少年,也不知有多少代人在她的哺育下成长。渭南,这座在渭河南岸的小城,就是我的故乡。开阔的平原和充足的水源, 孕育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也造就了这里丰富的饮食文化,甑糕,就是渭南小吃中的代表。
  渭南的早晨,是从甑糕的叫卖声中揭开序幕的。一位约莫六十岁的老人,每天都会蹬着三轮车走过渭南的大街小巷。他边蹬着车子边叫卖,“卖甑糕嘞--”浓浓的关中口音富有吸引力,不一会儿,三轮车旁就会围满了人。老人笑着揭开盖在甑糕桶上的一层大棉被,甑糕甜甜的香气就弥散开来,老人倒不紧不慢,舀糕,收钱,井井有条。买到了甑糕的人们自然是开心的,买不到的便和老人约好:明天早晨他必早到。
  甄糕主要由糯米做成,辅料为红枣和各种时令豆类。姥姥曾告诉我,做甑糕的要领在于泡米和火功。米泡久了,蒸出来的甑糕就会没有“活性”,不劲道了;火候过了,柴火味儿就会盖枣儿的香气。这位老人的·甑糕就很好,如他自己所说,“软·筋·香”。枣泥的鲜红和糯米的雪白相映衬着,让我想起天边的晨曦,初升的太阳和簇拥着它的白云不也是这种颜色么?渭南的人们好有诗意,他们爱天空,就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把天空收入碗中了。清晨,一双木筷夹起一块甑糕,独坐在窗边,欣赏着东方的那一抹红色,感受着这醉人心脾的甜蜜,享受着这少有的静谧,不管经历了多少挫折,心中都会再一次燃起希望。
  要说渭南的点心,就不能不提水晶饼,它起源于北宋年间。相传,渭南的人民曾把水晶饼赠给当时的名相寇准,借水晶饼“雪白皮儿水晶心”的特点赞美寇准表里如一,一心为民的高尚品质。水晶饼的外皮大都为白色,只有顶部的一小部分是黄色,传统的水晶饼馅料由磨碎的冰糖和青红丝做成,在水晶饼的顶部还盖有一枚红色印章,十分精巧可爱。夏日夕阳西下时,或与邻里,或与家人,一起品一壶香茗,谈论着家长里短,收音机里播放着嘶哑浑厚的华阴老腔,手里轻摇小扇。这样的美好时光,总有水晶饼伴随,甜蜜在舌尖跳动,浓浓的情谊在四周环绕。每当这时,我不禁会想到,一千多年前,“澶渊之盟”后被贬的寇准,在报国的志向破灭之后,再品尝家乡的水晶饼时,那醉人的甜蜜有没有让他再回忆起乡邻们淳朴的情谊?他有没有犹豫过,有没有为自己力劝君王出征,保家卫国不惜肝脑涂地却屡遭冷落而后悔过?如果有,那水晶饼里剔透清美的白糖必定坚定了他一心为民的心了!
  曾听过一句话“中国人善于用食物缩短他乡与故乡之间的距离”,渭南人就是如此,还记得常年在外地工作的舅舅,一次和妈妈打电话,说他想家乡水晶饼的甜味儿了,说他想软软的甑糕了,他工作的那个沿海城市有美味的海鲜,有精美的日本料理,可这一切,在家乡那淳朴的风味前,是那么的索然无味,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啊,暂不能踏上家乡的土地,暂不能和乡邻们一会面,那么,就用食物来维系这一缕愁苦而凄美的情思吧。
  渭南的味,是小孩满月时那一盘盘色彩斑斓的面花,是早晨“过了时辰买不到”的时辰包子,是午后那一碗香喷喷的羊肉煮馍......好像太多太多,它们一直活在渭南人记忆中最柔软的的那一部分,不管走到天涯海角,那香味都萦绕在鼻尖,维系着渭南的游子对家乡的记忆。
356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