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中华尊师第一台——千阳望鲁台 铜奖
2018-12-05
组别:初中
“汧水悠悠去似絣,远山如画翠眉横。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这是唐代诗人韦庄面对宝鸡市千阳县美景而写的诗。千阳县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燕伋的故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千阳县因为历史悠久的燕伋望鲁台而闻名遐迩。
在写下这篇文章之前,又一次来到望鲁台,每一次登高,都有不一样的感悟。尤记得小时候,爸爸带我去了燕伋望鲁台,到了那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的石灰岩雕像,身穿秦朝时的衣服,双重捧着一卷竹筒,目光凝视着前方,似乎正对着乡亲们传授恩师的礼仪教诲。雕刻下面写着燕伋两字,于是我就想:“燕伋是谁?为什么把他雕刻在这,他是有什么故事让人们仰慕吗?”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脑海中,不禁让我沉思了起来。“丹丹快走,在那想什么呢?”爸爸的一声呼唤把我从思考中拉了回来,我小步急促跑上前去问道:“爸爸,燕伋是谁?这里为什么会有他的雕像?”他说:“燕伋是孔子的学生,因为思念老师而用土筑成望鲁台的行为打动了人们,为了纪念他,于是把雕像刻在这,让后代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哦”看我若有所思的样子,爸爸笑了笑,说:“还想知道关于燕伋的故事吗?跟我来!”看见他跑上了高高的台阶,这个“燕伋的故事”勾起了我的兴趣,于是飞快的跟了上去,待我爬完台阶后已经气喘吁吁了。当我跟在爸爸的后面屁颠屁颠的走着还不停地抱怨他走那么快时,一座宫殿吸引了我,跑进去,又有一个燕伋的雕像,周围的墙上画着关于他一些故事。于是我一幅幅地看了下去,这幅是燕伋用土堆台的情景,这幅是燕伋看望孔子……当走出房子时,我还沉浸在那些画中,仿佛看了一部活灵活现的动画片。这时“中华尊师第一台”这几个大字出现在眼前,“这就是燕伋堆的土台。”爸爸说道。我惊叹不已,这么大的土堆,底部边长近约百尺,高约30尺。这么多土,这得多少年才能筑成啊!
现在,我在学校住宿,周末才能回家。我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之情,和燕伋对恩师的思念之情,如出一辙。而他对恩师的思念比我更甚,思之更切。春秋战国时期,燕伋三次赴鲁,追随孔子求学。三番回乡,泪洒古城墙。日思月想,终不得见。燕伋每天在学堂后面的黄土边上,瞭望远方孔子的所在地——鲁国。为了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燕伋用土一点一点的垫高,久而久之,那堆土就变成了一个土台。后人为了纪念燕伋,就将这堆土台称为燕伋望鲁台。它不仅是燕伋用心血和日久生情的具体行动积累而成的真情台,而且还是燕伋为了思念老师,感激老师的高尚品德的尊师台,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台深厚的历史蕴含所在。
其实我们应该尊重和感恩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太多,却不求回报,教师这个行业是全天下最光荣的职业,我想长大后的我就成了你。如果说西府这块神圣的土地上闻名遐迩的景点是一条环形的珍珠项链,那么位于丝绸之路重驿和千河古道上的望鲁台就是关西一颗璀璨的明珠。
423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