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越是临近端午,就越是想念奶奶做的甜醅。
奶奶做的燕麦甜醅该是熟了吧。每年的端午奶奶都要亲手制作全家喜爱的甜醅。做甜醅是一件非常复杂的活。先要用簸箕把燕麦的皮簸干净,再喷上水使劲揉搓燕麦表皮,奶奶说搓掉那些毛毛吃起来润滑爽口;然后再用清水洗上两三遍,放到筛子上晾一会,水分走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倒进大锅里用水煮了,水不能多也不能少。要用温火煮到差不多锅里水干。千万不能急着出锅,要在锅里闷上二三十分钟才可起锅。出锅后也不能急着装盒,要倒在大案板上搅开散热,到不烫手才可装,放在炕上再捂上被子,发酵大约四十八个小时。这才是最正宗的做法。这也是奶奶亲手传授,但我从不敢尝试。奶奶就是这样,每年的端午总会做她拿手的甜醅。她知道我们都爱吃,所以她总会用心去准备。每当奶奶拿着筷子,揭开陶盖的那一刻,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去尝一口。一股醇香的酒味蔓延开来,整个屋子都是燕麦酒香的味道,这个味道陪伴着我的童年,流淌在我的心里。故乡的端午,没有屈原,没有赛龙舟,没有鸭蛋,只有香醇的甜醅,七彩的花线。但对我而言已经足够了。
捧一碗心中的甜醅,唱一曲故乡的端午。
333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