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纪念馆的胡老
2018-05-30
组别:初中
初次见到胡老是在前年,父亲与胡老交往颇深,有时午休的时候,父亲总是欣然的踏入三沈纪念馆与这位老人喝茶看报谈论诗文。
我称之的胡老,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阴县三沈纪念馆的胡玉厚老先生,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和我爷爷年龄近似,但是精神依然矍铄。
胡老时常穿一件赭红色的唐装,梳着一个大背头,黑色的发丝中夹杂着些许银丝,像饱经风霜似的,从他依然有神的眼睛里看出他是一位博学和见多识广的老先生,有时又似乎是那么的平凡。
在这里,我有必要简洁地介绍一下“三沈纪念馆”。纪念馆位于汉阴县城新街,这是汉阴人民,为纪念和缅怀为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沈氏三贤”(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兄弟)而兴建的纪念馆。2004年9月25日至26日,三沈纪念馆主体工程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目前,三沈纪念馆已经成为安康市和汉阴县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和人文旅游景点。从纪念馆的筹建和开放,胡老就是一位亲力者、建设者、传承者和业余讲解员,也是该馆的活字典。
胡老祖上曾为当地名流,从他平生简况得知,他的祖父胡书竹是汉阴民国时期的代县长、第一任汉阴中学校长兼教育长,可能受其熏陶,胡老现在也是汉阴一位文化名人。
他之所以有点名气,除了他有一手漆物刻字的独门绝艺,大半辈子都在为主家漆家俱,刷门窗,油棺材,刻牌匾外,还与省内外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作家、歌唱家有着深厚的友好往来。
老人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一些书画,约莫两百余件,如书法家陈少默、田尔斯、张枫的手迹等书画名家的作品,还有《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作者李英儒的国画等众多知名书画家的作品。还有一些天南海北来纪念馆参观后不留名字的书画家的作品,他都细心收藏。2007年春,由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雷珍民先生提写的“胡玉厚先生书画作品收藏展”在汉阴“三沈”纪念馆开展。
胡老先生的房间门口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花花草草和苗木,一眼望去硬是像个巨大的灌木丛,近看花草个个长得茁壮让人赏心悦目,像老人一样有精神,这也是颇有情趣的。
他对人热情,我经常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他送孙儿胡仕淼上学的情景,有时候他买了两块雪糕,让我和胡仕淼一人吃一块,刹那间我竟看到了祖父的影子,细心又热情,一点架子也没有。
但是随着我初中学业的繁重,拜访老人的次数日益减少了,现在有时在街上偶遇,老人仍是那么飘逸慈祥,身子骨仍然硬朗,步子仍然有力。 
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听说过他的一些故事,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我们土话说是天上的事情知道一半、地上的事情全知道,我很好奇。
前些天父亲专程带我拜访了胡老,一进门,就见胡老手里端着个硕大的瓷碗,右手持双竹筷,米饭上的菜堆尖堆尖,能碰到鼻子尖,他咂巴着嘴吃得正香。
看到我们来访问,他连忙放下碗筷,我和他互相作了简洁的问候,说明来意,接着他们笑容满面地寒暄个不停了,有时左顾而言他,有时又爽朗地大笑出声来,有时又肃穆得空气都凝固了……不知他们哪来那么些话要说。
胡老是一位平凡人,同时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人,对三沈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研究,对地域文化的挖掘所作的贡献,必将和他紧密相连,这更是传承了三沈文化的品质,我想。
306    |    0    |    1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