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红城小镇的四月
2018-05-03
组别:高中
四月,仲春时节,春芽已嫩嫩的顶上了树梢,乡下的麦苗郁郁葱葱的拔节生长。婀娜的柳枝在清风中摇曳,桃花不惜胭脂色,染遍田间地畔,山涧,沟壑。伴随着清风摇曳,夹杂着泥土气息。这座小镇所散发出自己独特的韵味;美的像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她素净•淡雅,带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小镇的四月又到了人们忙碌的时期。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每逢清明期间人们都忙于地里的农活。但是在清明节这天,方圆十里的百姓无论有多忙碌都会逛逛我们红城的清明山。清明山分为南北两山,南山有戏台,多为老爷爷老奶奶听着秦腔,哼着曲调,好不自在。而北山即为善男信女在祈福,求姻缘,求子,求财运~热闹非凡。不知谁喊了句‘隍爷上山咯’百姓纷纷让道。奥!原来是隍爷出府踏青来了。这才是今天的重头戏呢!

     相传,隍爷为八王爷为皇族后裔,皇帝的叔父,封号灵应候。皇帝为明嘉靖皇帝,因听信当朝宰相严嵩之言,派叔父到天祝华藏寺以东的坪城生活。这里气候严酷,经常受到靼鞑的侵扰,社会动荡不安。侯爷到达离坪城不远的庄浪卫红城子,见这里风光优美,人民厚道,就留与此。这位皇父到红城之后,虽不干预地方事务在当地官员拜访时,他还是严责官员善待百姓,鱼肉乡民者定斩不赦。地方严于吏治,当地百姓在这时期得以安居乐业,当地人民十分敬重他。在春节时期侯爷把京城的社火引进红城与民同乐。传言,在清明节那天到红城街道巡防民情,而后去清明山踏青,登上后死于清明山。死后,皇帝在红城宁朔盖了座隍庙,每逢清明节当地人民都会去隍府接隍爷出府巡防民情,去清明山踏青。

      城隍出府巡查明清场面壮观,礼仪规范,信仰群众多,社会影响力大,文化底蕴深厚。前有将军骑马开道,其后为镇上有名的风水先生吹着唢呐,敲锣打鼓,热闹非凡。中有二三十名童子手捧香炉前进,后有黄罗伞,黄罗伞下是有八人抬得黄罗大轿。轿内便是令我们肃然起敬的隍爷。最后便是人民群众断后护驾。古镇红城子每年清明节出府民俗活动,是迄今永登地区唯一流传的奉祀城隍的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色彩浓郁,是少有的传统习俗活动。

   民乐四海商贩尽能事,八方相邻乐逍遥。
   秦腔吼出古人曲,秧歌扭出今朝韵。
   古庙香火袅袅轻烟上云天,古刹如今换新颜。
   善男信女祈福祷,各怀心愿与神告。
   隍爷出府城隍清明巡民情,爱民清官万民迎。
   国泰民安乐家业,世代相延清明节。
   
       红城镇位于永登县庄浪河川南段,是河西走廊东部门户,古丝绸之路穿镜而过。汉武帝时设允街县,西夏李元昊设卓罗和南监军司,据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60年。明代起,这里是周边少数民族•丝绸之路来往的商人进行商贸活动的重要集市,交流日趋繁盛,尤其是茶马交易。当时庄浪(今永登)设茶马厅,专理茶马交易事务,实现了“用茶易马,固番人心”的愿望。明清时期,红城寺庙众多,建筑精美,元宵佳节红市花灯格外灿烂,美妙无比,成为丝绸一景。林则徐也为红城提匾“善民福地”

     这座小镇她所带有独特的韵味在于她所传承下来的习俗,文化,历史,以及民间艺术——社火中的高跷,太平鼓,秧歌,腰鼓,腰鼓,热闹非凡。各种美食如酿皮,由发面制作的馍馍,有圈子,荷叶…花样繁多,口齿留香。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习惯风俗,人民当地风土人情也具有重要价值。
       嗨!远方的朋友,欢迎你们来到红城小镇游玩,这里有国家级文物单位感恩寺,距今500多年历史,寺中有大雄宝殿,内有西游记中的微型雕塑。当地人民非常注重文化修养,有“文化之乡”的素称。在镇中心的中心小学有崇祯六年建成文昌殿,山陕会馆为明代万历44年为文•武社学。还有鸳鸯湖,凤凰山等著名景点,欢迎你们来游玩。
231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