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怀念姥爷 铜奖
2018-03-26
组别:初中
“一生忠厚善良,半世勤劳俭朴。”眼前这副挽联在视线中渐渐模糊,泪水如蝴蝶般划过脸庞,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关于姥爷的点滴记忆此时如潮水一般涌来……
姥爷在1949年3月份出生于一个小山村,故乳名“解放” ,有三个哥哥,五个姐姐,姥爷最小,其中一个姐姐是太姥爷的义女,听姥姥说那原来是太姥爷的丫鬟,新中国成立以后,太姥爷将其认为义女并打发出嫁,因为姥爷一家的深明大义,姑奶奶与姥爷一家情同手足,时至今日,他们两家的关系也很好,也算的上至亲至爱的亲人了。
姥爷家的大门上挂有两块牌匾:一块写的是“双耀龙门”,一块写的是“登仕郎第”,题字是:“光绪二二七年”。据说当时家里同时出了两个功名,所以政府赐了牌匾。历史的车轮非常无情,尽管出生于书香门第,但姥爷却只上了小学三年级, 虽然只读了三年级,但佬爷那些“长篇大论”,绝对是饭勺敲打铁锅——响当当。因为姥爷从小体弱多病,加上太姥爷走的早,太姥姥独自抚养几个孩子,实在无力承担生活的重担,那时候姥爷的哥哥们,有的在上学,有的在工作了,而姥爷,为了生计,小小年纪就去了窑街煤矿,期间得了肺心病。
自小体弱多病的姥爷却很坚强,特别是妈妈和舅舅出生以后,他几乎没有过过富裕的生活。那时候田里的收成不好,一家勉强够吃,他也是拼尽全力了:去火车站装卸货物,去干苦力,去做生意……没有一样是他不去的,而他那样辛苦的劳累就是为了赚钱,给母亲和舅舅交学费。
 一年冬天,家里唯一过冬的粮食也被小偷给偷走了,就在家里要揭不开锅时,村上一个巨姓乡亲给了姥爷家一袋面粉,就是这袋面粉,使得全家幸免于难。后来姥爷经常对儿女们说起这件事,说“他”是家里的救命恩人,他要儿女常怀感恩之心,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我的幼年是在姥爷家中度过的,在我的眼中,姥爷是慈祥的,和蔼的,我几乎没有见过他生气,每天都是送我上下学,有时蹬着个自行车来接我,有时是走着来。在回家路上,他总是紧紧的牵着我的手,而我呢,则是他手中的一根“小拐杖”,听从他的“指令”。有时我这个“小拐杖”也会调皮的把佬爷带到小卖铺中,让他给我买好吃的。每当这时,姥爷总是皱着眉头,手在衣服兜里掏来掏去,那样子就像电视中那个济公一样,仿佛在搓“伸腿瞪眼丸”似的。而我呢,也在旁边皱着眉头,仰着小脸,充满期待的望着姥爷。忽然他从兜里变戏法似的掏出来两块钱来,他笑了,像弥勒佛似的;我也笑了,也像个小弥勒佛。每天晚上我都会在姥爷的两三个故事的陪伴中才能安稳入睡,算起来那也是一段美好而又快乐的时光了。
2011年姥爷病了;16年,病情好转。17年12月5日,他走了,走的很安详,他没给我留下什么,但给我留下了一生中让我最难忘,最美好的时光。“回来吧,姥爷,求求您了,回来吧!我还是您那调皮的小拐杖……”我在心中呼喊着。
那天,去参加葬礼的人很多,老爷一生坦坦荡荡,正如挽联写的那样:“一身忠厚善良,半世勤劳俭朴。”
姥爷的一生始终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作为,但他却是妈妈心里顶天立地的父亲,是我心里最挚爱的姥爷。他人生的智慧和坚韧的性格,他善良淳朴的秉性,将会始终影响,激励着我。
324    |    1    |    0



总数:1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