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一碗浆水,一份浓情 银奖
2016-11-30
组别:高中
当迷失在他乡街头,总有一种味道能让麻木的心苏醒。那是家的味道,也是爱的味道----题记
也许你没吃过兰州牛肉面,但你一定听过它。其实在陕甘宁地区还有一种深藏不露的风味——浆水。
我的记忆里伴着浆水酸香的口感,我奶奶喜欢做浆水,从小跟着奶奶生活的我也爱上了浆水。以至于我每次出远门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来一浆水。一碗浆水下肚,留下的满口余香和满心的安稳,因为这浆水中包含着一个老人对她子孙浓烈的爱和深深的牵挂。浆水也叫酸浆,其历史源远流长,传说始于秦末年间。但最早出现具体的记载是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水部中的“浆,酢也。炊粟米热,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白花,色类浆,故名。”
其实外乡人很难接受浆水的味道,因为浆水尝起来有些酸涩和几分辛辣。可我们懂得在这辛辣和酸涩中沉淀着浓浓的感情。民间有谚语说“三斤辣椒十斤盐,一缸浆水吃半年”。从这句话不难看出浆水对我们的重要,如果没有浆水和浆水菜的融合,我们的祖辈又怎么在黄沙漫天,气候干燥,物质匮乏的大西北存活?他们又怎么渡过漫漫春夏,迎来麦熟的秋?这也就是为何物质资源丰富的今天我们还在吃浆水的原因了吧。忆苦思甜中,永远包含着一份深沉的感激和对现在的珍惜。如同每瓶成功的葡萄酒是上帝的礼物一样,每碗成功的浆水也是一种幸运。浆水的做法难度之大不亚于酿造一瓶葡萄酒。首先用干净的陶罐沤制蔬菜,通常是把芹菜,莲花菜,笋,白萝卜鲜嫩的苦苣、苜蓿、荠荠菜等蔬菜洗净切成丝或片放入陶罐中,然后倒入煮沸的豆面汤,待其晾干后,加入老浆水。一般是向邻居借,或专门留下上一年的浆水。当然也可以买一袋市面上的浆水做引子。然后盖上盖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静置4到5天。接着就是制作浆水最重要的一步了,“投搅浆水”投浆水和搅浆水是决定浆水菜味道的重要方法。投浆水的第一步是对芥菜、萝卜缨这一类辛辣味浓的“粗菜”,待菜在浆水中变黄呈酸之后,先将第一遍浆水倒掉。因为这时的浆水味冲且带粘状物、食之味苦味辛,胃易反酸,尤其是色素重,不易引用。因此倒掉第一道浆水后把滚开的豆面汤倒入。吃一遍投一遍,至三遍时,味道最佳,五遍以后味便退之;搅浆水是保持浆水菜味的重要环节,每次投新汤,都要对盛器内的浆水菜进行搅动。搅浆水有个口诀:“春天桃花水,三天一搅是新味;夏见人流汗,一天不搅白花泛;秋来五谷香,两天就动浆水缸,冬天地气沉,十天半月你莫问,浆水要酸火边蹲”。要注意“百花”指浆水表面泛起的一层白色泡沫状物质,此时代表浆水变质,需要倒掉然后重新烧制。要注意将底部粘稠的菜捞出并加入新菜。捞出的菜若不是酸臭的,都可以食用。
浆水的吃法很多,在炎炎夏日,喝一碗加糖的浆水,酸甜可口,且清热消暑。在夕阳摇摇欲坠的傍晚,一碗爽口宜人的浆水面,就这酸辣爽口的浆水菜。在风雨交加的晚上,窝在家里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浆水散饭。夏日就是在这一碗又一碗的浆水中悄悄溜走的。浆水的食用价值也很高。在天水就有故事说诸葛亮带领蜀汉军队长途跋涉到了天水,却因陇上地气干燥暑气严重,不少士兵又拉又吐。情急之下,有人建议让这些中暑的军士喝些当地一种叫浆水的汤汁。结果三两天之后,那些中暑的军士很快就康复了。见此情景,诸葛亮便让蜀汉军士将出门时所带的家乡泥土堆在一处,放手与曹魏军队厮杀。《本草纲目》中也说浆水“调中益气,宣和强力、止咳消食、利小便”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有关浆水的小吃也越来越多,什么浆水面,浆水鱼鱼,浆水散饭,浆水拌汤,数不胜数。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浆水面了。盛夏时节,兰州人不约而同地要吃浆水面。很多面食店,都挂出了浆水面+猪蹄子+排骨的招牌,人们走进店里,伙计们会先端出来一盆浆水让你解渴消暑,然后再慢慢点餐。一碗浆水下去,顿感暑气消失、神清气爽,胃口大开。兰州人吃浆水面是极为讲究的,首先取一盆清浆水,另用炒勺放少许菜油烧热,在油中放花椒数十粒,生姜一两片,炸出香味后去掉花椒生姜,再炝葱花倒入浆水中,加盐适量,撒上香菜末待用;然后用另一只锅煮好面条,浆水一定要配手擀面才好吃,面条擀得要薄,切得要细,出锅沥水,将面在凉开水盆中漂冷,捞入到每个人的碗里,随后浇上浆水。
岁月静静流逝带走了我的青春年少,也带走了一座座城市的根。现在在兰州很难再吃到正宗的浆水面,但奶奶的浆水面依旧是原来的味道,因为那份爱从未改变,也因为那份情从未消散。
645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