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学到中学,我和很多的同学做过同桌,而令我难忘的是我在小学五年级时的最后一位同桌。那时班主任实行“换同桌”制,每隔一月就换一次同桌,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彼此之间熟悉些,相互交流,多结识一些朋友,也许考试之后,大家各奔他班,会很少来往,能给自己孩提时代留下美好的回忆 。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被学校分配了任务,要把一块凹形的地平成一块平地,可是同学们似乎不太买力,班长干脆放下手中的工具玩了起来,所以大家就更散了。
同桌的他身体十分强健,他干的十分卖力。班长有些不满地说:“喂,这是你家的活吗?干嘛干的那么起劲,我们有的是时间,别另类了。”同桌的他脸顿时红了起来。他用炯炯有神的眼神寻视了四周,没人支持他,没人敢和班长过不去。他用涨红了的脸鼓起了勇气对抗班长这个权威,“你说还有时间,你能算算还有多少时间,眼看考试在即,该学的还未学完,我们干完活后赶紧去学习呀!”班长无言以对,大家才认可了他。

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的毛病大于优点,他好象患有多动症似的。身为他的同桌我身其苦。有一次,班里不知是谁带的头,开始兴起编手链,我也一样。同桌他不会,看到我的他就羡慕。他一开始向我要,我不愿给,他就抢。我体力不如他,最终被他抢去。

在母校的最后一天,老师在课堂上跟我们道别后, 我和他不知又为什么问题而发生争辩,而两人说的都不在理,但要硬争个高低。前面的同学转过来说:喂,我说你们两个家伙都到最后一天了,还有功夫斗嘴,不能安静会吗?此后,能不能见面都是一个问题,好好道别吧。但我认为话语上道别的话虽未说出口,但心里真心祝福他在新学校里能快乐的学习。我们之间有这么美好的回忆,何必在乎言语间的道别呢?
在今年,我到好友的所在学校中去玩,碰到了他,他依旧活泼开朗,但多了一分成熟和萧洒。
384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