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如何突破招生难题
2014-04-29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如何突破招生难题

 

中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职业连接的主要桥梁之一,它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也有与职业相对应的产业属性。而县级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受社会发展形势和周边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其发展更是参差不齐。上个世纪职业教育几经波折,进入本世纪,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缓解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部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迎来了发展的时机,可目前职业学校发展困难重重。受高校扩招影响,职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招生困难,出现了大滑坡甚至生存危机。招生难成为制约农村中等技校发展的拦路虎。

一、招生难的原因

1、教育观念

随时代经济改革的浪潮的不断冲击,农村也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高潮。这种浪潮已席卷了各个行业,农村职业教育因此迎来了改革的春风。国家教育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职业教育理念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观念转变。

政府严格统筹向政府主导市场化的方向转变,重视理论知识积累向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改变观念,是抓好职业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于教育行政管理表门和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路子,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功能,优化供给,增强学校的社会适应性,是启动社会职业需求,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健康发展的必然之举。

2、就业观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传统的就业方式已被打破,职业教育发展也受到一定冲击。“重仕轻工”、“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根深蒂固,学生家长除了别无选择,委曲求全的让孩子接受职业教育,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将来作为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没有学历,没有吃财政的待遇,只能容身“农民工”的大军中去。

就业形势的严峻,加剧了人们对学历的追求,读大学成为大多数人认为求得职业、好职业的基本条件。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也迅速发展各种专业,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加上一般高校逐年扩招,高职院校也打通了对高中生的招生渠道,多种社会力量都为普高毕业生提供了宽松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不少家长对升学形势盲目乐观,认为现在就是把孩子送入高中、再进人大学的大好时机。因此不少家长不惜花高价也要将中考落第的学生送进普通高中,而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职校就读,

3、企业的需求

工业化进展的不断发展,许多行业的用工人数减少,用工要求向两极分化,一方面需求高端技术人才,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用工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而学校的发展却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步伐,企业需要具备更高科技水平的技术人员,而职业学校毕业生对此几乎无法胜任。一方面技术工人要求不高,经过短期培训就能达到用工要求,无需职业技术学校长达三年的长期培养,出现了职专生与非职专生同工同酬现象,无法显示职专生能力优势,也影响了上职教的积极性。这给职业技校生的就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二、破解招生难的方法和措施

1、开拓视野,革新观念

农村职业技校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春风,要开拓视野,革新观念,主要包括:

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已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为基础,落实政府责任 ,强化部门协调,加强行业指导,基本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连班、行业企业于社会各方深度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局面。

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动手能力培养的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动手能力的开发,全面促进学生由原来理论型向动手创造性人才发展。

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的观念,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技校生将来的前途,只有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制约了技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要随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才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知识 型的人才。

2、内抓质量,外树形象

质量是技校的生命线,只要有了较高的教学质量,才能“招得进、教得好、送得出”。(1)坚持科学、公正用人标准,建立科学民主的用人机制,引进竞争机制,实行高薪聘任制,聘请专业教师执教。(2)建立长效“双师”培训机制,弥补优秀专业教师不愿投身边远职业教育的现状。师资水平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条件,要以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和师德素质为重点,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尤其应当加强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培养。(3)利用现代化得教学设备,吸收发达地区先进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效率。(4)通过内抓质量,推出一部分优秀教师,打造名牌专业。(5)通过媒体大力宣传,重塑学校形象。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不理解而产生的错误观念和偏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3、创新职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理论为基础,技能为目的紧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强化校企合作。拓展就业渠道;动态更新专业、课程和教材、专业设置,建设管理规范和教育教学信息化得水平明显提高,努力培养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的技能型人才。

农村职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办好农村职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学校转变教育观念,学生和家长正确改变传统“重仕轻工”、“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学校将以质量为生命线,以产业为导向培养出与企业高度匹配的技能型人才,农村技校的将会迎来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将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425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