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今天上完《吆喝》一课,还是有些想法。

对于同一篇课文来说,每一个语文教师的风格不同,侧重点不同,课的上法自然会千差万别。但无论怎样上,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简单流畅。

《吆喝》一课,按平时的上法,自然是学生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文意,梳理作者思路,把握作者情感;接着欣赏语言特色;最后在某方面拓展结束。但这种上法太老套了 。所以我做了改变。上课重点成了“三读课文、三赏吆喝”。 一读体会吆喝的声乐艺术;二读体察吆喝人的生存状态;三读体味吆喝人的人生境界。再加上感知文意的读,其实是四读。但在设计过程中,我总放不下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语言特色的欣赏,因为文后有问题涉及到,一课时完成的内容,总不喜欢留下。所以在设计时我把这些内容加到了“三读”中去完成。

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愚蠢的。上课过程中自己明显感觉到加进去的内容在整个环节中非常生硬。就像一个拙劣的画师在自然美丽的风景画中加入的一笔“败笔”一样,很低级粗糙。而且还影响了整个环节的统一性,完整性。因为“三读三赏”是对课文内容的逐层解读,再加上导入时从北京民俗的导入,结束时对中国民俗的拓展,对家乡民俗的搜集,整个学习过程是从民俗文化这个角度切入并研读学习的。如果硬要去体会作者情感,去欣赏语言,实际上等于“肢解”了课堂的和谐完整。

所以在设计教学时,应谨记:不可复杂化,不可面面俱到,不可顾此失彼。要简洁、流畅、实用,有侧重点即可。更为重要的是不能只想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更应多想怎样能为学生更好的接受、消化、积淀。从这一点出发,简单流畅的教学环节更应是毋庸置疑的。

“简单之美”是好的课堂重要原则之一。

 

482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