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语文课堂教学要提倡人文精神教育
2013-04-04

语文课堂教学要提倡人文精神教育  

——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有感  

《语文课程标准》表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由此我们看出: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  

新一轮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大大重视了这种人文精神的培养,把语文教材中的人文价值充分地展示在了学生面前,并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去感受和交流这种人文情怀,以培养学生的精神趣味。因为人类的精神趣味,需要千百年的培养,不比物质文明,很快可以从西方引进,因此学校教育更加需要紧急地注意起来,以避免学生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造成下一代“物质愈发达,精神愈衰颓”的局面。  

学校提倡大力加强人文教育,便是促使学生能在音乐、雕塑、图画、文学中找到人类遗失了的情感,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热爱、信念和追求,唤起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以及为了信念、为了追求美好的事物不惜献出一切的精神。  

语文课堂上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幅画、一尊雕塑,或者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学生寻见了那种心灵上、情感上、精神上的感觉,四周的空气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变得更甜蜜,似乎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意义和使命。这意义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到人人都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有车开,更要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能在保持生存之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用心去感受生活,知道人生的可爱,知道享受人生的乐趣……  

以陶冶人格、丰富精神生活、了解文化传统和人的价值等为宗旨的广博的课堂正是通过一篇篇、一部部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思想和才华——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她)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文学艺术,它关怀每一个具体的人的命运,关照每一个人丰富多彩而又有个性的独特的人生,它使学生体会到他人有不幸,有苦恼,有希望和绝望,有欲求和矛盾,有奋进和退缩,有欢喜和惆怅,那都是真实的、丰富的人的生活、人的色彩、人的气息。文学艺术的一种伟大意义就在于它培养学生具有人的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对人的处境的体验、同情、悲悯、理解、宽容、尊重和责任感,它促使学生理解小人物和普通人的辛酸处境,理解小人物和普通人的挣扎和被命运捉弄的悲哀,培养学生基本的同情心和人情味;它使人的心灵得到沟通,使人与人的心更加靠近一点。一个乞丐在雪地里的死亡,某个角落里伤痛的眼泪,都不应该漠视,不能将他人的生死拦在窗外,不能将一个人的孤苦无援当作笑话……想像丰富的散文和诗歌教学生如何欣赏,帮助学生充满想像地看待世界,使学生看到了隐匿的美和内在美的含意,从而使学生变得更为敏锐、愉快,也具有更多的能力。学习文学就仿佛是在极为浩大而五光十色的聚会中自如穿行。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灵活的头脑,培养学生具有体谅的眼光,使学生能很快理解他人的观点,而不只囿于自己的观点。如此不断实践,学生就能很快把握他人的观点,思他人所思并适应之(显然,在与他人打交道时,这一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大家都耗去大量时间误解猜疑他人,而在许多争端中,造成各方对立的也往往是误解)。这是文学艺术的博大精深,是学校的教育应该培养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实质血液和灵魂,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情怀,是必须经过长久积累才能建立起来的一种情怀,而不是一种靠灌输就可以建立起来的思想。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在于能给予学生以心灵的慰藉,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他(她)们将来涉世后在际交往中能建立起一种非功利的精神联系,从而拓展人的精神空间,以有利于避免未来社会生活中物质主义的泛滥和精神的极度匮乏。  

课程下的语文教材在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方面有了一个实质性的改进,这不仅体现在课程教材中进一步加强了文学艺术教育,更重要的是在文学艺术教育中,摆脱教条刻板地肢解技艺、牵强辨析,以及片面强调单纯技术技能训练的“技艺之学”、“记忆之学”的倾向,强调学生个人的鉴赏感悟,强调学生富有个性的个人体验、感情和想像,强调学生形成个性化、特色化、丰富敏锐的内心世界,强调学生个性化感受、见解和启示的发表、交流和分享,而排斥对统一的所谓“标准答案”的追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机会,使之成为学生相互交流的一块精神园地,引导学生真切关心、细心观察丰富多彩、无限广阔的社会生活,用他们自己的眼睛来窥视这个充满悲欢哀乐的大千世界,真正地关心这个社会,为一些陌生人的生活和命运而思考、而欢乐、而担忧……而不是变得漠然,丧失感觉。在目前这种人文素养普遍受到忽视的社会背景下,应该更加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在新世纪进一步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以真正培养起学生热爱人类文化和祖国文化的感情、平等博爱的精神。大力弘扬人文精神,紧迫至极。   

即使是人文学科的语文,如果成为应试的工具,成为赚取分数的“敲门砖”,那么这种学习将失去人文的性质,成为非人文甚至反人文的活动。教育,作为发展人的精神世界和智慧世界的促进活动,是最具人文性的人类活动之一,它教育学生如何有理想地生活着。那么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是语文课堂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317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